1906年C.V.Grueber在柏林的南郊創(chuàng)建Curt Von Grueber機械制造廠,利用他在美國獲得的專利生產(chǎn)出首臺Maxecon磨,并用于柏林地區(qū)BEWAG的MOABIT電站作為磨煤設備,粉磨能量可達5T/H,幾年內銷售了近600臺,分別應用于不同行業(yè)的粉磨領域。同期BEWAG擬興建產(chǎn)量更高的煤磨機。E.C.Loesche入股并主管Curt Von Grueber機械制造廠后決定購買美國公開的raymond離心環(huán)輥磨專利,生產(chǎn)出了第一代雷蒙磨系統(tǒng)。其結構是在機內的中心豎立著一根帶用梅花架的旋轉主軸,梅花架上懸掛著3個或更多的自轉磨輥,旋轉軸以一定的轉速旋轉帶動磨輥向外擺動,并在離心力的驅動下壓向鑲嵌在筒內壁上的磨環(huán)。物料進入粉磨區(qū)域時在磨輥下方的犁形導料葉片的作用下被帶至磨輥的前區(qū)。由于雷蒙磨煤磨磨輥的粉磨力(離心力)受到磨輥輥徑和轉速的限制,該磨在當時只適用于軟質、低灰分和易磨性好的煤質物料,而德國的煤質較硬,灰分又高,需要更高的粉磨力,此結構的雷蒙煤磨很難滿足粉磨要求,因此雷蒙煤磨在德國沒有得到普及。而當時雷蒙煤磨恰恰適合美國煤質的粉磨要求,因此雷蒙煤磨當時在美國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。